星空体育官网光伏玻璃多为传统玻璃大厂转型新能源 投资火热产能即将过剩对于传统玻璃企业来说,建筑用浮法玻璃产销仍然占据很高的比例,而光伏玻璃成为企业转型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抓手,光伏玻璃市场长期向好。
光伏玻璃,亦称“光电玻璃”,利用太阳辐射发电,并具有相关电流引出装置以及电缆的特种玻璃。光伏玻璃由玻璃、太阳能电池片、胶片、背面玻璃、特殊金属导线等组成。应用广泛,如太阳能智能窗,太阳能凉亭和光伏玻璃建筑顶棚,以及光伏玻璃幕墙等。光伏玻璃分晶体硅光伏玻璃和薄膜光伏玻璃两大类,前者又分单晶硅和多晶硅两类,常用作幕墙材料。光伏玻璃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电池不受水汽侵蚀、阻隔氧气防止氧化。
根据工艺特点及应用场景的不同,光伏玻璃可分为超白压延玻璃与超白浮法玻璃,其中超白压延玻璃主要应用于晶体硅电池组件,超白浮法玻璃主要应用于薄膜电池组件。当前市场中,由于超白压延光伏玻璃透光率较高以及晶硅电池组件依然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其仍是目前市场中主要使用的光伏玻璃类型。
与超白浮法玻璃相比,超白压延玻璃的正面用特殊的绒面处理,减少光的反射,反面用特殊花型处理,极大地增强了太阳光不同入射角的透过率。在太阳光斜射及电池组件呈角度安装时,超白压延玻璃比超白浮法玻璃的综合光透射比高约 3%至4%。根据实践经验,太阳光透过率每提高1%,光伏电池组件发电功率可提升约0.8%,因此超白压延玻璃是晶体硅电池面板的首选材料。
2006年前光伏玻璃市场基本由法国圣戈班、英国皮尔金顿(后被板硝子收购)、日本旭硝子、日本板硝子四家外国公司垄断,进口价格高达80元/平方米以上。2016年后,国产光伏玻璃开始替代进口,并逆袭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生产国。
光伏组件有多种技术路线,在中国产业化到现在历经20年左右的历史。目前99%以上的前板是玻璃的,光伏玻璃技术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让更多太阳光通过前板进入到电池表面。光进入到电池表面之后,通过半导体的电极转换成输出电流,通过提升电池技术提高转换效率(如下图)。光伏组件效率的提升主要通过以上两种途径,因此光伏玻璃的作用十分关键。无论电池路线的发展与演变,光伏玻璃的作用无法被替代,并且光伏玻璃技术适应性十分强。光伏组件技术路线年进行一次更新迭代,而光伏玻璃在这20年期间,几乎没有突出的迭代。
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以及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政策的双重驱动下,光伏发电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逐渐增大,也将带动光伏玻璃的需求增长。2021年中国光伏玻璃产量为5.94亿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6%,2016-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3%。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我国光伏玻璃产量将会保持增速,预计2022年达6.4亿万平方米。2021年,中国光伏玻璃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14.62亿元,2026年有望达到377.20亿元。中国光伏玻璃产量逐年上升,产量在全球占比超90%。
当前光伏硅片主流尺寸有5种,分别为156.75(M2)、158.75(G1)、166mm(M6)、182mm(M10)、210mm(G12)。根据PVinfolink预测,2022-2025年182mm硅片占比分别达到38%、41%、37%、30%;210mm硅片占比分别达到32%、43%、58%、60%,未来逐步形成182mm和210mm的占比格局。光伏硅片尺寸变大,不仅能大幅降低硅材料的制造费用,也能够全面地带来切片、电池组件的单位面价制造成本,对减低硅片、电池的制造成本,提升产能、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有重要意义。预计未来硅片将向大尺寸发展,而硅片尺寸越大,所需要的光伏玻璃也就越多。
截至10月底,全国光伏压延玻璃在产企业共计39家,120窑402条生产线万吨,同比增长54.8%。其中,9月份光伏压延玻璃产量161.2万吨,同比增长57.8%。
截至2021年底,中国光伏玻璃产能为45950吨/天,在行业代表性企业中,信义光能和福莱特产能规模最大,2021年底分别为13800吨/天和12200吨/天,占总产能的28.54%和25.23%;而其他企业的产能均在3500吨/天以下,中国光伏玻璃行业总体呈现出两超多强的局面。
11月以来,国内有四条大型光伏玻璃产线吨/天;安徽信义光能1000吨/天,安徽福莱特(601865.SH)和南玻集团1200吨/天,共计4400吨/天。国内12月预计新上光伏玻璃产能,至少有4条以上,乐观估计在6-8条新产线。
福莱特、亚玛顿、旗滨集团、南玻A等公司均有扩产或募资计划,大部分将用于光伏玻璃。如福莱特今年3月宣布拟投资60亿元加码6条光伏玻璃生产线月也发布公告扩建光伏玻璃产线日,光伏玻璃产业新增生产线T/D。若行业内相关公司规划产线全部按期投产,国内光伏玻璃产能将处于严重过剩状态。过剩的产能或将加快光伏玻璃行业集中度提升,头部企业优势显著,届时一批小产能企业面临淘汰风险。”
咸阳彩虹光伏玻璃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太阳能光伏玻璃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该项目去年一月份开始建设,总投资20315万元,建设5条超薄高透光伏玻璃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年产1.6mm-2.0mm光伏玻璃3600万平方米以上,配套3GW以上光伏组件,实现年产值7亿元以上。
南玻A表示,公司坚定看好新能源行业的长期发展,抓住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补齐集团光伏玻璃业务产能与规模化布局短板。在光伏玻璃领域,公司立足自主研发,已形成从光伏玻璃原片生产到深加工处理的全闭环生产能力,公司在东莞、吴江拥有两条光伏玻璃原片生产线,及配套光伏玻璃深加工生产线万吨光伏玻璃原片,并拥有7200万平方米/年光伏玻璃深加工产能,涵盖2mm-4mm多种厚度深加工产品。2022年一季度,东莞光伏玻璃窑炉按计划技改升级,并于今年8月点火复产。
光伏玻璃方面,随着光伏装机量提升,近期光伏玻璃价格走高。2022年11月光伏玻璃新单开始提价,3.2mm/2.0mm镀膜玻璃价格提至28元、21元/平方米,分别环比10月均价提升1.5和1.0元/平方米。针对光伏玻璃价格上涨的原因,受硅料价格下降、光伏新增装机量抬升等因素影响,光伏玻璃需求量有所提振,导致光伏玻璃价格有所上涨。产品价格方面,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2mm、3.2mm光伏压延玻璃平均价格分别为20.8元/平方米、26.9元/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14.0%、7.7%。其中,10月份2mm、3.2mm光伏压延玻璃平均价格分别为20.4元/平方米、26.2元/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8.9%、9.5%。
头部企业因为规模效应,费用控制较好,比如行业平均为10%的毛利,信义福莱特可能会有30%左右的毛利,10%左右的净利。头部光伏玻璃厂商的综合毛利率水平在第三季度已经来到历史较低水平。以福莱特为,该公司第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为21.0%,环比减少了2.7个百分点。
一张张超薄高透光伏玻璃,在经过磨边清洗、激光打孔、丝网印刷、钢化和检验收包五大工序后,最终以产品的形态呈现。
目前我国光伏玻璃行业依据企业产能产量等数据,可以分为3个竞争梯队,其中第一梯队为行业内龙头企业福莱特和信义光能,产能在10000吨/天以上,优势较为明显;第二梯队为行业内的老牌生产商,虽然产能较小,但具有一定的资源和品牌优势;第三梯队为金晶科技和耀皮玻璃等新进入者。
光伏玻璃行业的上市公司中,大部分企业均在国外市场有所布局;从光伏玻璃业务占比来看,信义光能、福莱特和亚玛顿占比均超过80%,其他上市公司未公布光伏玻璃业务占比较小。从企业光伏玻璃业务的竞争力来看,福莱特、信义光能的产能最大、产量最高,是中国乃至全球光伏玻璃行业的龙头企业。
在光伏玻璃环节,信义光能与福莱特处于双寡头地位。2021年,两家公司合计市场份额高达52%。其中,信义光能市占率为31.7%。目前全球光伏玻璃市场CR2合计产能已超过50%。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光伏玻璃产能为45950吨/天,在行业代表性企业中,信义光能和福莱特(601865)产能规模最大,2021年底分别为13800吨/天和12200吨/天,占总产能的28.54%和25.23%;其他企业的产能均在3500吨/天以下。
今年上半年,信义光能如期投产了3条日熔量为1000吨的光伏玻璃产线吨的产线完成冷修。因而,截至上半年,该公司光伏玻璃日熔量为16800吨。根据规划,今年下半年,该公司还将继续投产5条产线条产线吨。
福莱特也不甘示弱。截至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光伏玻璃产能为日熔量14600吨。算上8月和10月新点火的3条产线,截至目前该公司日熔量为18200吨。西南证券预计,到今年年底,福莱特光伏玻璃日熔量有望达到20000吨。
2021年,中国光伏玻璃行业产能最大的两家企业产能占比分别为28.54%和25.23%,CR2高达53.77%,CR10则接近80%,说明中国光伏玻璃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从五力竞争模型角度分析,光伏玻璃行业上游原材料主要为石英砂和纯碱,随着光伏玻璃产能的不断扩张,上游优质石英砂产品供应日益紧张,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强;而随着行业内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光伏玻璃产能即将面临过剩的局面,下游消费者议价能力与行业内市场竞争也比较强;新进入者威胁方面,由于光伏玻璃行业具有一定的资金和技术门槛,且各地政府目前对新建光伏玻璃产线持消极态度,新进入者威胁很小;替代品方面,目前光伏玻璃的主要替代品是透明背板,但其存在的自爆以及透光率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稳定性较差,很难对光伏玻璃产生威胁。
根据以上分析,对各方面的竞争情况进行量化,5代表最大,0代表最小,光伏玻璃行业的竞争情况如下图所示。
光伏玻璃的生产成本主要由原材料、制造费用(燃料动力等)以及人工折旧构成。其中原材料与制造费用占比最高。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石英砂、纯碱,燃料主要为石油、天然气,不同企业成本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原材料,玻璃窑炉以及工艺水平上。原材料消耗量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基本保持稳定,原材料与燃料的价格波动成为了光伏玻璃企业生产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
纯碱新增产能项目需经过发改委审批。2020年起,除天然碱以外类型的纯碱均被划为限制类产业,纯碱供给受到一定限制。据中国纯碱工业协会统计,截至2021年12月,中国纯碱有效产能为2988万吨。同时,随着2021年光伏玻璃产能逐步释放,纯碱的需求上升,价格一度走高,使得光伏玻璃生产成本上升。2022年新增产能较少。
石英砂中的铁离子及其他元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太阳光,为保证光伏玻璃的高透光率,需选用优质低铁石英砂作为原料。便于开采的石英砂主要分布于安徽凤阳、广东河源、广西、海南等地区,资源供给有限。当前,市场需要通过海外进口来满足部分石英砂的需求。随着光伏玻璃需求的上升,优质的低铁石英砂可能出现供应紧张。
企业通过获取石英砂的采矿权或在海外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建厂来保证原料供应。福莱特与信义光能分别在越南与马来西亚建厂,布局石英砂资源。
规模壁垒:规模较大的企业占据采购优势和生产成本优势。行业规模效应较明显,容量较大的窑炉内部温度更稳定,使得原材料与燃料消耗减少,制造成本降低,以及较大的窑炉可以带来更高的产品良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强。
技术壁垒:光伏玻璃对透光率有极高的要求。相较于普通玻璃的生产线,光伏玻璃生产线更加复杂,在配方设计、工艺设计、窑炉内部结构、操作制度、控制制度和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的要求都远高于普通玻璃,普通玻璃生产线转换为光伏玻璃生产线难度较高。
认证壁垒:光伏玻璃需搭载组件产品一同进入认证程序,出口光伏组件必须先取得当地产品质量认证。若更换封装材料就必须重新认证,该过程周期长且成本高,使得缺乏资质的竞争者难以拓展市场。
客户壁垒:进入光伏组件企业供应商名录须面临供应商评审、验厂、产品测试、认证、小批量试用、中批量采购直至批量供货等众多环节,耗时较长(半年到一年)。出于商业秘密、质量认证等方面考虑,光伏组件厂商一旦确定供应商,双方之间会形成较稳固的合作关系。
行业头部企业在规模、技术、成本管控、资金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近年,为保持市占率,头部企业凭借自身资金优势,积极筹备扩张产能,叠加其先发优势,市场份额将继续集中于头部企业。
光伏玻璃生产线可分为热端与冷端,热端产线具有连续生产的特点。熔化工序是热端工艺中的核心环节。影响玻璃良率的技术重点在于温度控制,窑炉需长期保持一定高温以避免产出不合格的产品带来额外的成本。以及窑炉的启停成本高,重新烤窑通常需要1个月,这将使企业消耗大量燃料。
光伏玻璃的产能建设与爬坡期通常为1.5年,产能释放速度较慢。2020年,由于发改委将光伏玻璃纳入产能置换范围以及部分企业的窑炉进入冷修期,光伏玻璃供给受限,3.2mm光伏玻璃价格在2020年Q4一度上升至约43元/平米,2021年,产能得到释放,价格逐渐回落。
在政策端,2018年-2020年,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抑制了光伏玻璃的供给。2020年,在光伏产业链头部企业的呼吁下,当年12月起,工信部提出不再将光伏玻璃列入产能置换范围,而新建项目仍需通过开办听证会来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先进性、能耗水平、环保水平等,可能将一定程度上抑制光伏玻璃的产能扩张。
在资金端,由于扩产需要较高的初始投入,资金充裕的企业的扩产难度将低于资金相对紧缺的企业,行业内二、三线企业依旧需要募集资金以满足自身产能扩张的需求。
双玻组件使用玻璃作为组件背板材料,可有效防止组件出现PID光衰减现象星空体育全站app,也可弥补常规单玻组件背面无法吸收阳光的弱点。以及双玻组件的无边框结构节省了铝边框的成本。
当前光伏玻璃的尺寸主要分为3.2mm、2.8mm、2.5mm、2.0mm,其中2.5mm以下的光伏玻璃应用于双玻组件。早期,由于技术受限,光伏玻璃的厚度长期停留在3.2mm,若背板也使用玻璃将使组件重量过于笨重。2019年起,厚度2.0mm的光伏玻璃的生产技术得到突破,2020年,双玻组件的占比显著提升。
组件市场呈现出双面组件占比提升的趋势。相对于单面组件,双面组件可以更多地吸收太阳光,在相同的环境下可以达到更高的发电量。在此基础上,叠加行业内头部企业的推动,市场中双面组件的市占率逐年上升。
对于中国国内,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光伏装机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风光大基地规划预计于2023年全部并网的目标带动集中式电站的装机需求,整县推进模式推动分布式光伏需求的上升。2022年3月,国家能源局印发《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中国可用屋顶资源丰富,屋顶分布式光伏将会成为分布式光伏装机的重要推力,据自然资源部统计,中国适合建设光伏电站的屋顶资源达1.4亿平方公里。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组件生产国与出口国,2021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量为98GW,同比2020年增长28.95%,占组件生产总量的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