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害怕电动汽车?中国的一张大网若成功铺开西方只能认输许多人应该还记得这样一件事,当年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战后,决定参加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拜登,还义正词严的批评特朗普对中国加征关税的行为,声称这样的行为完全错误,付出代价的是美国农民和工人。
5月23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反对美国政府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的行为,自己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感到很惊讶。
马斯克为什么会感到惊讶?因为拜登政府这次相当于无差别攻击,不仅中国车企生产的电动汽车销往美国要加征100%关税,就连特斯拉自己在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特斯拉电动汽车,销往美国的时候也要被加征关税。
汽车送往北美销售。根据特斯拉Model Y在中国26万人民币的售价,出口会降低13%的增值税,而出口到加拿大、美国,关税和消费税总额加起来也没有13%的增值税多,就算加上单台运往北美1000元的运费,价格依然相比美国工厂生产的特斯拉有明显优势。
马斯克曾经表示:“上海超级工厂是所有特斯拉工厂中,成本结构最低的工厂”。原本按照马斯克的想法,利用中国的产能与成本优势,向全球出口特斯拉汽车,就能横扫全球。然而现在美国拉着欧盟一起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于连特斯拉一起收拾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拜登政府宁愿打自己的脸、连累特斯拉,也要发动一场针对电动汽车的贸易战。
而这一切的起因,就要追溯到很久之前西方鼓吹的环保与碳中和了。中国人观念里的环保,是植树造林、节约能源、减少有害垃圾的排放,而西方的“虚伪环保”却是化、殖民化与极端化。西方将环境保护当成了一项正确,各种环保组织经常做出极端行为来宣传环保,并且利用环保来对第三世界国家实施“道德绑架”。
比如所谓的减排与“碳中和”概念,欧美国家当年提出2025到2023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企图以这种方式来限制其他国家的发展,因为任何一个国家想发展工业、搞基建,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比如庞大的电能。结果西方现在提出碳中和了,以后发电不让用石油和煤炭,要用所谓的清洁能源来发电,比如风电、水电、太阳能。可发展风电、水电、太阳能会受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影响,这就导致大部分国家都无法为本国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电能,就等于国家的发展上限被限制死了。
而西方呢,早从工业就开始起步,他们各方面发展早就遥遥领先了,只需要利用碳中和限制住其他国家的发展,自己就能永远保持领先。为此,西方没少用“环保牌”来攻击中国,他们炒作PM2.5指数、鼓动诸如柴静这样的公知在国内带节奏,其根本目的就是向中国施压,要求我们接受西方苛刻的碳排放指标。中国作为一个14亿人口大国,哪怕人均碳排放量比西方少,也很容易因为人口基数太大,导致碳排放总额远超西方国家,而西方却不想以人均碳排放量来制定每个国家的碳排放限额,而是想以经济、工业发展等综合因素来计算每个国家的碳排放限额,这就对中国非常不利了。
然而西方怎么都没想到,中国线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了近50%,中国已超额完成第一阶段国家自主贡献承诺,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开始融入中国人的生活当中,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到全球一半以上,2024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比例开始突破50%。
为了完成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目标,中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推广电动汽车。并且为了帮助其他国家完成能源转型,开始大量出口太阳能、电动汽车。而这就让西方变得非常尴尬了,自己搭起来的“环保大舞台”,结果成了中国的表演场了。而西方呢,2023年英国政府宣布:把禁止销售新汽油和柴油汽车的禁令推迟5年实施,大幅度放缓淘汰燃气锅炉的计划,不会以让英国人民破产的方式来拯救地球。
瑞典政府则削减汽油和柴油税,使2024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约35万吨,2025年增加约49万吨。正如丁仲礼院士当年预言的那样:西方不会减排,他们就是在放空炮。
更关键的是,西方就算不认真减排,也打算借着“减排”的噱头,向其他国家倾销他们的新能源产品,比如电动汽车、太阳能组件。结果西方却发现中国又一次走在了前面,中国的新能源产品在价格方面有明显优势,所谓的“减排”观念完全变成帮中国做宣传了。2023年,当一众中国电动汽车亮相德国慕尼展的时候,整个西方倒吸一口凉气,因为中国的电动汽车不仅技术先进,价格也远低于西方同类产品,许多欧洲车企推出的概念车,都没有中国现款电动汽车先进。慕尼展一结束,西方就开始炒作“中国电动汽车威胁论”,东道主德国总理朔尔茨大笔一挥,下令给德国车企批1000多亿欧元的经费,帮助德国车企追赶中国电动汽车。
而美国也开始从技术安全、倾销角度炒作中国电动汽车的威胁,希望拉拢其他国家联合中国电动汽车。所以从2024年,美国政府宣传的重点变成了“中国产能过剩”,拜登政府不惜连累特斯拉,也要针对中国的新能源产品制造贸易壁垒。
而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也并不是因为盲目听信西方的“碳中和与减排”,而是中国的确需要发展可再生能源。
电动汽车,其实只是中国“全球能源互联网”布局的组成部分,美国真正害怕的不是中国利用电动汽车占据海外市场,毕竟美国自己胃口再大,也无法独吞全球市场,美国真正担心的是,中国的“全球能源互联网”一旦成功铺开,那么与石油贸易绑定的美元霸权、乃至西方的国际影响力、话语权,都将被中国完全盖过,到那时西方只能接受东升西降的事实。
如果说工业的时期的煤炭,促成了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利用美元绑定石油贸易,帮助美国独霸全球。那么电能,则很可能成为中国在21世纪崛起的关键助力。虽然电很早之前就被发明出来了,但是在过去很长时间里,都存在一个输送难题。电流虽然可以利用电线进行传导,但是过程中会不断损耗,因此一个地区所发出的电能,只能用于满足周边地区使用,使用电线进行远距离电力传输的成本与能源效率,远不如直接运送煤炭和石油到外地发电。
而中国虽然是一个大国,但是想要实现能源自主却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中国的石油储量非常有限。毕竟石油这种东西属于老天爷赏饭吃,有些地方就是开采不出石油,那你只能老老实实从其他国家那里去买。而石油的最主要用途,就是作为各种机械的燃料,以及发电。
中国发展电动汽车,就是要降低社会对于石油的依赖。而使用风能、水能、太阳能发电,来替代石油、燃煤发电,就需要解决一个问题:电力转移。比如甘肃、新疆、云南都是风能、太阳能、水能发电的大户,但是却存在发电能力远大于本省用电能力的问题,由于当地的电多到用不完,甘肃许多的风电场只能停转,仅2014年就造成电力损失超1000亿度。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都面临一个无解的难题: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地方,与人口密集区、工业基地离得太远,西北部这些发电基地距离中东部的能耗大省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普通的高压、超高压电网根本没能力把电送到1000千米以外的地区。以至于出现了中国作为发电大国,云南省的水电因为用不完星空体育官网,只能就近卖给东南亚的越南等国,而东北一些地区因为电不太够用,只能从俄罗斯那里买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成功开发出了“特高压”技术。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的概念由此产生,其中包括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其中六项普通人的生活中都已经开始接触到,唯独这个“特高压”,大部分国人的感受都不明显。
毫不夸张的说,“特高压”对中国来说,就是不亚于核武器、空间站的“国之重器”,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掌握了“特高压”的全套核心技术,而它也是中国实现“工业互联网”与“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基石、是中国完成能源战略转型的一把钥匙!“特高压”顾名思义,就是电压超高,因此远距离输电的损耗极低,最远输电距离达到5000公里!
5000公里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过去每年甘肃省浪费的风电,差不多相当于三峡大坝1年的发电量。而特高压一旦全面在中国铺开,甘肃的风电、新疆的太阳能、云南的水电,都可以直接输送到全国任意地区!
更恐怖的是,有了特高压,中国的可再生能源电不仅能够覆盖全国范围,还能覆盖整个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俄罗斯、阿富汗、甚至大半个中东!一条特高压线就能输送整个葛洲坝的发电量,有了这项技术,至少在中国方圆5000公里范围内,人类将彻底告别电力资源不平均的问题,南亚、东南亚这些缺电地区,都需要中国的特高压技术。
试想一下,有了中国的特高压,周边国家就不需要为发电而操心了,因为特高压输送过去的电价,要比当地电厂发出来的落地电价还便宜。那么至少在亚洲、中东地区,就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能源互联网”,过去是“美元与石油”绑定,将来就是“人民币与电”绑定!大家都开始在能源方面依赖中国,那谁还看西方的脸色?大家都不缺电了,中国的电动汽车当然要卖到全球了。
所以美国现在害怕的并不是中国的电动汽车,而是害怕中国能源转型的决心!从2020年开始,中央局常务委员会就提出加快新基建建设速度,中国的电动汽车发展也顺势进入了高速期。所以特朗普时期没有打压中国的新能源产品,到了拜登时期,美国开始怕了,开始想方设法对中国的各种新能源产品进行“妖魔化”宣传,所谓的“产能过剩”,针对的并不单是中国的电动汽车、太阳能,还有将来中国对外输出的“特高压”基建。
因为美国非常清楚,一旦中国的特高压大网在全世界全面铺开,全世界真就围绕中国形成“命运共同体”了,到时候谁还认美国当老大?假如美国想使用武力阻止中国推广特高压,那非常抱歉,解放军这些年手里也多了不少新式武器,美国不想体面的话,那解放军就帮美国体面。最后哪怕美国手里有再多的石油和天然气,各国也会优先选择中国的“清洁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