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体育app下载光伏组件生产论文范文(9篇)

  新闻资讯     |      2024-05-01 02:40

  星空体育app下载光伏组件生产论文范文(9篇)加大体制改革的步伐与力度,要尽快做到政企分开、减员增效、减轻企业的社会负担,加强管理,从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尽快建立统一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系统,分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减轻企业社会负担。一是要把森工企业所属的学校、医疗卫生、住房等福利性机构整体交给当地政府管理;二是要改革医疗制度,尽快实行医疗费用与个人挂钩、社会统筹和办理职工医疗保险等多种办法减轻企业医疗负担;三是要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基金,摆脱靠企业增加成本支撑改革的局面,逐步加大个人缴纳社会保险的比例,提高职工个人自我保障意识。

  (3)盘活森林资产,对森工企业拥有林权的活立木资产,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评估,经确认后,作为企业资本公积入账,增加企业所有者的权益。

  (4)通过产权的无偿转让、财政拨款,追加森工龙头企业资本金,与此同时要进行优质资产置换,低成本兼并收购扩张,促进森工龙头企业实施规模经营战略与加快资本营运速度,从而保证森工龙头企业在经营上的资金优势。

  (5)组建上市公司,筹集社会资金。由于目前森工企业普遍存在的经济效益差以及在组织结构上的缺陷,组建上市公司时会面临不符合上市标准和融资困难等问题,对此,可效仿森工集团,抽调、重组企业的优势资源组建上市公司。

  (1)禁伐区的天然林,主要是发挥生态效益。要按照公益事业建设管理好禁伐区的天然林,由国家投资培育和管护,要资金到位,人力到位,使其得到尽快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

  (2)商品林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经营,定向培育森林资源。对商品林区实行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经营。加大营林科学管理和资金投入,重点经营速生丰产林和工业原料林。

  (3)提高种苗科技含量,为商品林建设提供物资基础。加强种子园建设;加强育苗基地建设,为天然林保护和商品林建设提供优质苗木;加强科学研究,引进国内外优良树种,使林业生产良种化。

  森工企业对内实行行业战略性兼并重组,对企业内部各项产业统一进行规划,合理布局,优化配置产业要素。大型森工企业的原下属分公司或林业局的林业产业可以以入股形式参加兼并重组。对山特产品产业、养殖业、种植业,采取“龙头企业+基地”的模式运行。企业对外(尤其家具业、林产工业、山特产品业),应与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实力强、技术先进、经营水平高的国内外知名企业联营,以尽快提升企业的整体经营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通过整合,打造出森工企业的核心生产项目和名牌产品。

  林产加工业素质的提高,是提高林业产业层次,实现林业产业高度化的重要标志。在此强调在改造、改组、整合现有林产加工业项目基础上,形成林产加工业生产的高科技含量、规模化经营、高效益产出。要特别重视核心项目和龙头企业的培植与发展,以此作为终极生产项目(群)。

  依托森林的多种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林业产业的`多种经营,特别是森林旅游业。目前,森林旅游方兴未艾,冬季北方以滑雪为主要内容,夏季以观光、森林浴、林间漂流为主要内容的森林旅游遍布全国林区,森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只需进行统一规划与统一协调与管理,形成统一的森林旅游品牌与服务;同时要重点发展经济林产品,利用先进技术科学、有效地开发利用好森林资源中非林木资源,努力促进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如山野菜的采集、加工,药材、菌类等的培育与加工生产。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寻求技术依托单位,深入开展企校共建活动,与省内外的大学、科研单位紧密合作,积极引进省内外、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人才及先进的设备,建立技术开发中心,专门研究市场,研究、开发新产品,向高、精、尖产品领域拓展和延伸,积极推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延长产业链。围绕主导产业,整合优良资产,提高创利水平。坚持学习引进高新技术和自主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相结合,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1)森工企业要按照市场运作规律,做好林木产品的市场开发工作,要通过有效的市场机制对原有的产品改型、改造,开发新的林木尖端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要合理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彻底改变以往单一原始粗加工的林木产品结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加快森工企业林木及非林木产品的市场管理创新,改变营销策略,提高营销手段,促进产品市场化,树立品牌意识。运用新的理念,扩大产品知名度,树立名品牌形象,森工企业产品就会开拓出广阔的市场。

  (1)资金市场的培育为森工企业经营扩大资金来源。具体可通过比较成熟的森工企业上市发行股票或发行债券等途径扩大资本金,或发展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方式,为森林工业筹措资金。

  (2)企业家市场的培育。努力培育森工企业企业家市场,切实提高职工素质,加快企业家职业化进程,把人才培养引进提高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抓。

  (3)科技市场的培育。促进森工企业科技市场的形成,采取厂校挂钩、科技联姻,由科研部门提供技术,森工企业出资购买转让费的方式,使科技成果转向市场化,从而有效促进林业科技市场的形成。

  总之,尽快建立起完善的现代化企业制度,使森工企业真正走向市场,是森工企业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森工企业只有依靠制度创新,培育和完善新的林业市场体系,才能在以生态效益为主,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发展目标中建立起新的、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森工企业。

  光伏电动汽车的出现进一步解决了人们的出行问题。就现阶段来看,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智能无线充电系统的应用优势是比较突出的。它有效地将分布式发电与储能互补的方式结合起来,而且还从根本上解决了电动汽车的清洁问题。当代的科学研究者发现了这一优势,从而由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张宏超提供了核心技术,而且随着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光伏路面也能够实现无线充电系统的供应,从而形成一个流动的“太阳能充电宝”。

  电动汽车用上新能源无线充电,不仅符合目前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从而还有效的提升了电动汽车的应用水平。新能源的开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投入的资金比较多,但是从长远利益来看,利用新能源无线充电解决了很多问题。

  目前,我国的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智能无线充电系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唯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对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这也促使光伏道路的普及成为可能。光伏道路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直接发电,并且直接给道路沿线的设施提供电能,并且在维修过程中,不需要将地面全部挖开,是模块化进行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投入的资金和原材料。

  因为我国地域宽广,而且气候差异也比较大,南北方的天气变化不一。当面临雨雪天气时,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智能无线充电系统具有安全性。主要是因为充电器与电动车之间并无直接的点接触,使得即使电动车在恶劣的气候下,如雨雪天,进行充电也无触电的危险。

  (1)需要不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其综合能力。因为目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于技术型以及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是十分强烈的。而且高科技行业的人才供应比较缺乏。所以,作为企业可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从而有效提升其技术水平。(2)国家应该积极鼓励高校开展相关方面的专业课程,完善实训的硬件、软件设施,从而完善行业发展对技术型、专业性人才的需求。

  由于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智能无线充电系统是新兴起的一门新技术,所以相关方面的管理制度都不够完善。作为管理者应该从实际出发,进行多地应用的考察,从而针对一些共性问题进行制度上的要求。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智能无线充电系统方面的管理需要从系统控制以及实时监测方面进行具体的管理。而且目前一些地区通过电网对电动汽车充电,并未从根本上降低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仍然需要加强管理。

  要更大程度的利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进行实时监测。在信息化更新速度比较快的发展时代,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更容易满足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智能无线充电系统对技术的要求,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效率。而且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对工作人员的操作进行规范和监督,对其的安全也有很大的保证。

  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智能无线充电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通过与电动汽车技术的衔接,光伏路面能实现车辆移动充电,遍布全国的高速公路网,将会变成一个流动的“太阳能充电宝”。所以,该技术的应用前景是无限的,基于目前该技术良好的应用效果,需要考虑到更多因素,从而才能够推动其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基于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智能无线充电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现状及前景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且针对基于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智能无线充电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综上所述,为了推动我国经济更好的发展,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以及相关方面的技术行业发展水平的提升,需要国家以及企业不断加强重视力度,更重要的是需要加强对该行业的制度规范,从而有效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

  目前,义乌虽然已形成针织、服装、拉链、饰品、毛纺、印刷、制笔、工艺品、化妆品、玩具等产业集群,但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和创新能力不强已经成为义乌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最严重的瓶颈,并严重影响到集群和集群内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企业自主创新的产出效率不高的原因很多,除了制度体制上的制约、企业创新战略的普遍缺失、没有真正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内外部环境等原因之外,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较多倾向于“各自为营”的创新模式,创新资源分散,创新成本过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自主创新的步伐。正如在调研过程中一位公司负责人坦言“我们也曾做过这方面的尝试,但没成功,而且成本太高”。因此,如何以更有效的方式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值得研究和探索。义乌企业的发展基于产业集群,但群内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忽略了集群在创新方面的优势,加大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技术创新系统的比重,利用产业集群这一载体,聚合众多企业的创新资源优势,是提升义乌企业创新能力的一种尝试。

  【摘要】本文以洛阳理工学院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重要时期为研究背景,根据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采用校企合作、项目驱动和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能够与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高度的契合。

  众所周知,目前作为主要能源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即将消耗殆尽。再加上这些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了大量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寻求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迫在眉睫,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其中,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太阳能发电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热发电;二是光发电,也称光伏发电。光伏发电是一种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技术,规模大小随意、能独立发电、建设时间短、维护简便,问世后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国家引导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背景下,目前是河南省新能源及光电子材料产业快速发展时期,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洛阳理工学院结合洛阳经济发展特色,在开设了材料物理专业,以太阳能光伏为主要方向,培养具有材料、半导体物理等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技术型人才。《太阳能光伏学》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主要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电池片的制造以及硅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性能参数和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结构、生产工艺流程等。此外,讲述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和其他相关设备,全面地阐述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和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基本制备技术、表征手段及光伏系统的设计,了解光伏系统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应用,能够进行基本的太阳能电池性能测试及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并具备太阳能光伏系统优化设计的技能。

  本课程的学习,需要综合运用材料科学基础,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光电子材料等课程的理论知识。最终要求学生具有能够进行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及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设计,施工及维护的能力,是一门与实践锻炼密不可分的课程。与学生之前学习的大学物理,材料科学基础等基础性课程有较大的区别,因此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并不适合本课程的学习[1]。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探索出适合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独特的教学模式。《太阳能光伏学》主要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的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过程;二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前者包含了直拉法制备单晶硅棒,铸锭法制备多晶硅锭,太阳能电池切片工艺,太阳能电池片的制造和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结构、生产工艺流程。后者主要是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及优化,包括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和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针对本课程及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在教学上,前一部分太阳能电池生产部分采用“校企业合作+传统”的教学模式,后一部分光伏系统设计采用“项目驱动+传统”的教学模式。

  由于本课程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因此,开展校企合作教学能够使课程教学效果事半功倍[2],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及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光伏产业是新兴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理念都在迅速地更新换代,因此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必须与生产相辅相成,校企合作是达成培养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针对洛阳理工学院的校企合作主要有两种形式:教师和学生到生产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和由企业中具有丰富生产管理经验的工程人员到学校进行讲授相关知识。首先在专业教师中选拔出能力强、业务精、肯吃苦钻研的教师,到生产企业中进行挂职锻炼,真正的参与到工程实践中来。不仅提高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针对平时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略的细节也有较大的认识,使得课堂讲授能够更切合生产实际。例如,在太阳能电池片的制备中的丝网印刷工艺,银浆的准备时间,搅拌速度,以及固含量这些因素会对丝网印刷的质量产生较大影响。而一般情况下,课堂的讲授不会具体到这些细节问题,但是在生产实践中这些细节往往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其次,开展校企合作带学生到相关的光伏企业见习,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际动手操作。例如,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部分的单焊和串焊,图1显示了学生在企业中参加太阳能电池片焊接工艺。通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使他们对生产实际过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且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最后,邀请企业中具有丰富生产管理经验的工程人员到学校进行授课,讲授太阳能电池生产相关知识,以他们对生产实际过程的熟悉程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贴合实际的工艺过程,可以是学生产生同理心。例如,在讲授太阳能电池片的制绒工序时,工程师详细地介绍了制绒液的成分和比例,以及整个操作过程的注意事项等问题。

  “项目驱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项目一任务驱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教学模式[3]。具体到《太阳能光伏学》课程中,教学内容的后半部分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设计及优化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将生活中常见的小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以项目的形式引入课堂及课后拓展中。具体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有:太阳能路灯,共享单车太阳能光伏系统,太阳能玩具等。首先,根据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小组及岗位分配;其次,小组内查找相关资料,包括:不同太阳能光伏系统中的组成设备,设备的具体参数,相应的厂家,以及各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最后,进行小型项目设计的答辩会,即进行项目的设计的学生进行讲解设计过程,并回答由其他同学提出的疑问。以“项目――任务驱动”在进行小型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经过一学期的探索、运行和实践研究,“校企合作+项目+传统”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理论与实践锻炼相辅相成,在增加学生的自主性、设计性、创新性等能力的训练同时,也提高了理论教学的效果。

  随着国家对光伏产业的重视,各地区不断兴起一批批与太阳能光伏相关的企业。我们通过采用校企合作与项目任务驱动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培养既具有太阳能光伏学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高等院校是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改革开放后,中国高等院校在办学方式、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上均发生很大变化,高等院校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为国家输送了大量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人才。与此同时,为了拓展办学模式、增加高等院校经济实力,促进高等院校的全面发展,各高校根据自身的优势,在高校产业发展上开展了积极探索。有些高校产业发展已颇具规模,实现了集团化运作,为国家、高校创造了大量财富。但总的说来,中国高校产业的发展还是后劲不足,面临困难不少,在市场竞争中缺乏活力。为此,国家教育部门专门召集全国84所大学校长研讨解放高校科技生产力这一重要话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将给高校产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但无论如何,高校产业发展仍存在大量问题急待解决,还有很多关系须进一步理顺,笔者拟从高校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关系做一些探讨,以供高校产业发展参考。

  据统计,截止,全国有671所普通高校创办校办企业5451个,其中学校独资企业4793个,占企业总数的;由学校管理的企业为4217个,占,由校内院、系、所管理的企业1234个,占[2]。由于高校办产业已摆上高校工作的议事日程,因此,办产业的高校多、高校办企业也多,但不同高校、不同企业的经营状况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说,全国高校产业销售(经营)收入亿元,实现利润亿元,国家缴纳税金亿元,但1/6的高校完成了销售收入的90%,5/6的高校企业效益不理想。并且高校科技企业的销售收入只占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的[2]。因此,尽管高校拥有丰富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资源,是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但高校产业中科技型产业的经济总量和经济规模仍然较小,这意味着高校科技企业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目前销售(经营)收入过亿元的学校有10所,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石油大学(华东)、南开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因此,大部分高校产业存在效益不明显、自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资源未充分利用、学校回报少等特征。当然,校办企业在接纳学生实习及参与硕士、博士、博士后培养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校办企业接纳学生实习人数达万人次星空体育平台,累计工时万小时;20度参与培养博士生1021名、硕士生3471名。

  截止年底,全国高校5451个校办企业的注册资金总额为亿元,资产总额亿元,负债亿元,所有者权益亿元,资产负债率为。其中2097个科技型企业的注册资本金为亿元,企业的资产总额为亿元,负债亿元,所有者权益亿元,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由此可见,总体上讲,中国高校校办企业均负债经营,且负债率较高,这无形当中给校办企业经营造成很大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了校办企业的发展。

  影响高校产业发展的因素很多,有制度因素、有领导因素、有管理因素,也有技术、资金等因素约束校办企业的发展,但主要制约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校办企业,经营的效益的好坏,不能说与校领导班子无关。凡是经营不善的高校产业,要么是校领导班子重视不够,要么是校领导班子放权过大。在国际接轨日益强调、在市场竞争非常剧烈的背景下发展高校产业的,风险与挑战并存。稍有不慎,难免会出现有投资没有回报的现象,因此,必须学校领导班子必须加强对高校产业发展的研究和引导,建立健全高校产业管理体制,既要加强高校产业的宏观领导,也是加强高校产业的微观指导;作为高校领导班子,既要出面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也要出面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扶持。尤其在高校产业发展面临体制不行、经验不足、经费不足、人才不足的情况下,高校领导班子应该花较多的精力研究高校产业的管理制及产业的开拓问题[4]。学校在放“权”与抓“权”管理上应该有一个“度”的把握,应该建立健全高校产业发展的科学的管理体制,高校与产业之间应该有一种恰当、合理的关系。

  高校产业的发展应该是面向市场,服务社会,因此必须与市场、社会相联系、相结合。但不少高校产业的发展,仍然是一种人财物都在高校内部转动、依靠自身的力量发展高校产业的模式。没有充分将高校的资源优势与社会上的优势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或者说没有像研究学术问题一样研究产业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在缺乏优秀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时,并不愿花高薪聘请企业顾问;在缺乏高校产业发展资金时,又不肯向社会筹集资金。尽管高校教师知识渊博、学术深厚、财力雄厚,但仅仅依靠行政技术干部的理论去管理高校企业,依靠高校教职员工的集资款,是无法盘活一个企业、一个产业。只有借助各种社会力量充分实自我、发展自己、完善自我,才能保证高校产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高校产业的投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业的发展态势,投资方向必须是依托高校科技优势、面向市场、为社会服务社会,因此,高校产业应该有一个适当的投资方向。总体上讲,应该是以高校自身科技优势为基础,扬其优势、避其不足,准确把握投资方向。以高校科技优势在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以高校科技优势抢占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但中国的高校企业往往做不到这一点,对该投资什么心中无数,摸着石头过河,难免会弄湿了鞋。高校产业经营不好的,大部分与投资方向选择不当有关。由于投资方向选择不适当,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当然,也有很多高校的企业投资既是以高校优势科技为基础,又迎合了社会和人类对该产品的需求。如福建农林大学校办产业以蜂蜜产品及茶叶产品为投资方向,则一方面符合学校优势科技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也符合群众对保健的需要、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因此,此投资方向是适当的。

  高校产业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学问可大了。针对不同的产业、不同的高校,其产业运行模式可能不能一样[5]。有的可能必须依赖于学校的直接领导,而有的则可能应脱离学校的领导。因此,高校产业运行机制应是灵活多变的,其宗旨是为学校创造财富。在高校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在办企业方面应有一个退出机制,华北电力大学“四方公司”所以能发展成如此大的集团,就在于它较早地脱离了学校,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行事。因为现有的校办企业大部分都是学校控股或参股企业,为了盘活高校产业,在适当的时候应当对这些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对高校企业进行改组、改制、重组,也可以考虑将属于学校的股份出售。然后由股东大会选举董事长、聘请总经理,使这些企业真正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发展、壮大。通过改组、改制、资产重组,组建企业集团公司,拓展市场、扩大经营规模,集团实力显现,涌现出一批如北大方正、_、清华紫光、天大天财、东大阿尔派等很有潜力的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其高成长性和示范作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倍受瞩目。这样不仅规避了高校所要承担的各种风险,而且使原有的校办企业在没有婆婆的情况下可以更加规范化地管理企业、发展企业,形成企业集团。

  市场经济的竞争,企业的竞争仍然是人才的竞争。高校产业作为一个企业管理的层面,经营管理人才至关重要,目前高校企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最重要的应该是缺乏在市场竞争中能独挡一面的高级经营人才。高校虽然是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各类人才荟萃的地方,但真正懂得经营的人才却很少。因此,往往是搞行政或技术的干部去管理校办企业,他们不熟悉市场竞争规律,没有营销经验和促销手段,没有融资办法和渠道,没有投资理念和投资方向。更主要的是,他们不善于发挥高校的优势和特色、不善于投资和经营,导致跟着市场走的跟风现象,结果在市场竞争往往处于劣势,从而给学校带来经济损失。

  高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之一,高校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既是高校社会服务的主要形式,也是高校校办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创新。加强科学研究的科技创新、发展高科技社会功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是21世纪高等院校教学、科研、产业三大中心功能的集中体现。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之一,从而导致高校产业应该是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之一,它在推动区域经济和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高校科技产业的销售收入自1991年以来每年以40%左右的势头增长。北京的“中关村”,在北京市工业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贡献率达5%。从中国高新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以高校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和高科技园区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因此,科技创新是高校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是高校产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在诸多行业遭遇金融风暴身处百年不遇寒冬时,“金融危机将给动漫产业带来发展的‘黄金时期’”、“20将是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井喷年’”等业界预言却频频见诸报端,动漫产业彰显出朝阳特有的光辉。年国内多规格多地域动漫节的接连开幕或许可以看作各地对“动漫产业将逆市发展”提法的欣然认同。机遇只光顾有准备的人,令人振奋的前景属于有坚实产业基础的城市和地区,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纷纷把动漫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青岛作为我国第六个国家级动漫创意产业基地,要抓住机会成为后起之秀,需要在产业链、人才、资金、产品、市场环境五大方面不断完善,取得突破性进展。

  动漫产业链条的建设情况反映出的是一个城市(地区)动漫产业发展的思路。动漫之所以被称之为产业,因为它涉及到的不仅是动漫作品,而是动漫创作及其他各环节产品的链条。完善的产业链条架构体现出科学的发展规划,是产业健康长远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所在。

  青岛市在动漫产业刚起锚时就将动漫产业链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动漫产品加工、制作、运营和周边产品开发的产业链条,但需要注意的是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青岛需要积极从先行国家和城市汲取经验,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强化产业链条各环节的整合,探究适合自身的产业发展模式。

  青岛与韩国、日本处在一小时经济圈内,贸易往来频繁,交流便利,对动漫产业链建设思路及方法的外向型学习十分有利。

  在内部,2009年青岛市动漫游戏产业迎来开门红,为动漫游戏板块的发展做了良好铺垫:第五届中国游戏产业年会在青岛市举行,吸引了10余个行业协会、200多家游戏企业参加;同时青岛市南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园正式开放,多家著名动漫游戏企业进驻。

  再者在动漫衍生品开发方面,青岛即墨是江北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即墨和莱西是全国著名的木质玩具生产基地,产品80%以上供出口。经历着金融危机冲击的青岛上千家玩具生产厂家和数以千计的服装加工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自主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他们积极寻求转型的历史时刻,政府或动漫行业组织可从战略角度将这部分资源有选择地整合到动漫产业链条中。完善的动漫产业链可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一业带来百业兴,拉动衍生产品相关行业发展。

  在动漫作品播放方面,青岛是中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是全国首批实施数字电视的试点城市,数字电视普及率居全国前列,产品到达市场的渠道通畅。

  以上优势资源是青岛动漫产业发展的天然根基,若能有效整合起来开展跨行业的合作经营,将会形成强大合力,促进产业链条的进一步完善成熟。脱离开本土资源的产业链条建设犹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是难以长远发展的。

  动漫产业的核心在人。随着青岛动漫产业链的完善,行业间的分工将越发明确、合作也将日渐频繁,对人才的要求将更为专业化、职业化、层次化。动漫人才被列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动漫人才的培养教育问题日趋凸显。青岛的动漫人才培养现已形成高校教育、大中专教育、职业教育、专业培训多位一体的格局,但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执行上仍存在不少问题。积极营造良好环境吸引、留住外来人才的同时,整合分散的技术资源与人才资源,打造本土动画人才链,形成企业、学校、其他社会力量合力培养的长效良性机制意义更加重大。

  首先,将多方培养主体进行分层,确保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动漫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科学性。高校、专业学校、培训机构、企业在软硬件资源上的差距客观存在,在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上也应进行有效区隔,审时度势量力而为。青岛的动漫人才培养不能仅停留在软件操作技巧上,拥有良好艺术素养和文化知识的动漫创意设计人员、动漫衍生产品的设计开发人才、掌握动漫运作规律的高端策划人以及营销管理人员更是动漫产业后续发展急需的。政府及相关行业组织可做好各主体的沟通工作,避免人才培养的扎堆,合理规划动漫人才培养这一巨大市场的组成结构,鼓励灵活的订单教育培养模式。

  其次,动漫教育要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有力规避人才教育与产业发展相脱节的问题。培养体系上,动画漫画齐发展,技术艺术共培养;授课内容契合市场需求,与时俱进,提高新媒体等新兴动漫业态相关知识的讲授,加强动漫教材内容的更新,缩短书本知识与业界热点的时间差;师资队伍实践能力的提升方面,学校要敞开校门与社会对接,政府可通过牵线搭桥等方式促成校企合作,丰富师资队伍构成,使企业能从源头上介入人才培养,学校师生能走出学校得到业界第一手信息,丰富教育资源。

  再者,对于学生实践教学和实习环节,鼓励学校进行工作室培养,加大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比例。青岛现有的各种动漫专业赛事也可以加大实践项目的比赛设置,此外可从政策资金上对接受学生校外实践和毕业实习的企业单位予以倾斜,降低企业校外培养和使用新人的成本,也可通过人才链的构建使学生学习实训就业一条龙,打造校企利益共同体。

  一只普通的毛绒玩具售价在十几元,一直同规格的喜羊羊毛绒公仔却要二三十元,价格的翻番来自品牌的力量。动漫产业内容为王,品牌的形成需要优秀的`动漫形象、打动人心的故事情节。青岛市动漫产业依托区位优势走出去,引进来,组织各专业公司参加法国、美国、日本动漫大国年度动漫盛会,加强本土动漫企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开阔动画创作视野,转变创作思维方式,自主创新创作国际市场接受、喜欢的动漫名牌产品,打造动漫产品品牌。

  青岛市于投资兴建了青岛数字动漫技术支撑平台,平台拥有二维、三维工作室、动作捕捉集群渲染机房等设备,为处在发展时期的青岛动漫企业节省制作成本,缩短制作周期,提高制作水平,从技术上鼓励原创、保证创意的可执行性。

  20青岛“帆船之都”的形象因奥帆比赛远播海内外。是年6月青岛首部本土原创的三维科普动画长片《轻轻松松看奥帆》开播,这部受奥帆委委托,青岛农业大学师生团队奋战700多个日夜的作品,是迄今为止有关奥帆赛知识最全面最生动的三维动画长片,首次进行采用情境化叙事技巧、全三维制作路线相关中详细介绍奥帆赛的竞赛规则、船型级别、水文气象、航向设置、驾船技巧、航行着装等专业知识,首次进行了政府、高校、企业、媒体等多方资源融合共享的尝试,增强了市民对于奥帆赛的知识储备,提高了市民参与奥帆赛的积极性,有力提高了“帆船之都”城市品牌影响力。青岛本土文化资源丰富,对于城市形象的挖掘与塑造,动漫有独特的优势。青岛本土动漫企业应积极调整工作侧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植根于青岛文化、崂山文化、海洋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进行创作,提升原创作品的价值。

  此外,动漫产业还需要注重版权的保护和原创动漫作品的推广,以多种形式向社会特别是青少年推介优秀原创动漫作品,提升原创动漫产品的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培育动漫衍生品市场。

  动漫属高投入行业,资金问题制约着整个产业链的运转。动漫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学校、动漫企业、动漫相关行业、客户、媒体、社会其他力量等多元主体的资金支持,政府除政策和资金倾斜外,还可以将城市宣传中适宜动漫表现的作为项目进行招标,但外部输血远不如让动漫产业自主“造血”,启用市场杠杆,完善产业链内部机制。

  “网娃”玩具运作的成功为动漫发展打开了新的思路。动漫产业链条中的下游企业成为前端的出资方,融前期开发与后期衍生品于一体,统筹运作,既有效规避资金风险,又可以深化产业链条建设,集中力量打造产品品牌。青岛也有众多玩具和童装加工企业,在进行自主品牌塑造中可考虑动漫形式与主业产品相结合的路子。动漫产业链条中的运作流程与资金流向并无定势,上下游的界定是相对而言的。

  此外,青岛并不乏企业与艺术联动共同打造动漫产品的成功先例,如《海尔兄弟》,海尔集团通过自己的企业形象投资于老少皆宜的动画片艺术市场,利用动画片延伸企业文化,深受国内外受众欢迎。青岛被称为品牌之城,拥有海尔、青岛啤酒等许多知名企业,动漫企业可积极寻求本土企业的注资及各种形式的合作供应。再者,青岛有不少日韩等外资企业,他们大多对动漫的商业用途与功效有较为成熟的认知,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也较为积极,因而可以尝试吸引外资注入动漫产业,以产品/品牌植入、联合营销等方式合作。

  鉴于动漫等创意文化产业被当作金融危机中璀璨星火的乐观预期,已有风险基金进入原创动漫。青岛动漫产业在练好内功的同时可积极寻求金凤凰来栖,借助职业金融家提供的长期股权资本和增值服务快速成长。

  需求拉动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形式。与动漫产品阅听人等消费者的沟通,可以通过节会平台、行业组织的宣传活动以及动漫产品营销推广来达成。

  青岛每年一度的动漫艺术节除规模逐渐增大,内容越发整合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贴近受众,强化体验。年第六届青岛动漫艺术节以“动漫之岛 创意生活”为主题,除动漫产业展览、青岛原创影视动漫作品大赛、动漫相关产品交易等,还启动了“动漫电影周”,市民可以优惠观看中外动漫电影。

  青岛于和2008年先后成立青岛影视动漫专业委员会、青岛动漫创意产业促进会,两者通过行业交流和展示活动,在凝聚行业优势,共同宣传行业形象,合力启动动漫市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09年青岛市计划借鉴韩国首尔动画中心的做法,建设动漫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将包括动漫图书信息室、动漫影像信息室、动漫主题展示室、动画放映厅、动漫博物馆等部分,受众可以直接参与其中进行体验。

  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曾指出: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走向体验经济,人们会创造出越来越多的跟体验有关的经济活动,商家将依靠体验服务取胜。体验经济时代,体验营销风靡全球。人说“动漫是造梦的产业”,为消费者制造美丽的梦境摆脱尘世的纷扰,可见动漫产业天然具有体验营销的优势,在动漫产品推广中注意产品心理属性的开发,针对顾客心理需求提供商品和服务,从而使消费者在心理和情感上得到满足进而吸引顾客、培养忠实顾客,达到销售和品牌的双丰收。

  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青岛可积极筹划争取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运转动漫作品分级制度,从制度上扭转“动漫是做给儿童看的”这一错误认知,对受众市场和衍生品消费市场进行科学细分,从而指引本土动漫作品进行有效的产品定位,从开始创作就导入市场意识和受众意识。

  金融危机中的青岛动漫产业能否临危不乱,抓住机遇,成为“口红效应”的受益者逆市发展,关键还在于青岛动漫产业链条、产品品牌、人才链、资金链及消费市场的建设,能否构建其产业自我发展的内生机制和外部环境。小动漫,大市场,在这片蓝海上青岛要清晰自身动漫产业定位,坚持合理规划,整合本土资源,稳步发展,充分发挥青岛国家级动漫创意产业基地的产业集群作用,促成青岛成为山东半岛动漫产业辐射源、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中心城市,打造“青岛——动漫之岛”城市名片。

  城市展园作为园林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肩负着展现城市形象、宣传城市文化以及展示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和技术的双重任务。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平衡两方需求,将城市的地域文化通过园林艺术的手法表达出来,是城市展园设计师需要探讨的问题。

  河北省首届园林博览会于2017年在衡水湖畔举办,保定园位于园区中部,占地面积约5000m2。周边空间层次丰富,具有良好的看与被看的位置条件。保定作为河北省重要的城市之一,具有地理区位重要、历史人文厚重、自然景物丰富、科技前景广阔的众多特点。方案抓住保定作为“绿色能源”的城市新名片,设计主题最终确定为“山环水绕,通衢门户;光耀风动,能源新城”。强调保定传统城市山水格局和可持续新能源发展两方面,其他的城市地域文化则作为辅助,丰富整体文化内涵。

  在立题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构建主次分明的文化脉络体系,指导展园设计中对地域文化的表达。宏观层面:追随山水格局的传承之园本方案提炼出保定地区“山———原———淀”的传统山水格局指导方案的空间布局和竖向设计。西侧地形较高,东侧地势低洼,中部平缓相接;各区域设置节点空间象征城镇,绿地中曲线步道则表达平原上的水系。中观层面:文化丰富多彩的乡愁之园在空间节点中,选取了6种具有代表性的保定特色文化进行展示,包括字帖书墨、莲池荷花、风物景致、地方名人、城市发展和民间文化。这些既是保定对外的文化展示窗口,也是本地人寄托乡愁的对象。微观层面:能源自给自足的科技之园本方案引入新能源技术,将光伏材料和蓄电设备应用到景观小品与构筑物中,使用自身收集的电量供应园内用电,构成自给自足的能源系统。由于园林设计中更关注美观,对于传统重功能的光伏材料也是一个挑战。

  详细设计从关注整体走向关注局部节点,每个节点都应对上述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对该节点的控制和要求有所回应。展园由一条主要步道流线串联空间,主、次入口分别位于园子的东北和西南,组成6个文化节点分别表现保定6方面主要的特色文化。“古韵墨迹”位于东北主要入口空间,表现保定以古莲池碑廊和莲池书院法帖为代表的碑帖文化。入口主景雕塑由印有碑帖纹样的透明发光亚克力板和太阳能光伏板2种材料组成,形成字帖飞舞之景象。雕塑可通过自身光伏板发电、蓄电,满足夜景照明需求。水景区位于东侧低洼地区,象征保定城市东部的白洋淀区域。此处以“清泉芙蕖”为主题,以植物景观为主,由喷泉、跌水与荷花、芦苇共同组成。中心广场象征的是平原上的保定城,以“济济人才”为主题,集中表现保定历史上不断涌现的各界精英。广场景观构筑物由1座光伏景观塔和围绕景观塔的1组光伏景观凉亭组成,光伏板材质能够蓄电,供应凉亭下的互动显示屏装置。观景台位于展园西部地形高点,象征保定城西侧的太行山脉,此处节点通过植物和铺装材料表现太行山较为粗犷的景观风貌。登山步道则以“靴城事记”为主题,以编年史的形式,将重要的时间节点与历史事件镌刻于粗糙的景墙之上,行走于步道即是经历着保定的城市发展历程。西南角的次入口广场以“璀璨民艺”为主题,主要表现多样的地方民间文化。将民间艺术与节日庆典这些地方文化相关的关键词句刻于铺装之上,人们能够在广场上寻找和发现各种文化内容。广场上的独立光伏地灯,则能够在夜晚形成星光广场的景象。东侧沿主要园路的开放空间以“锦绣山河”为主题,向外展示保定的优美风景。将保定具有代表性的图景印刻于考登钢景墙之上,人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多姿多彩的风物景致。同时作为主要园路的扩展空间,采用了低影响的透水铺装,并设置林荫休憩空间,使展园成为开放、包容的景观空间。

  本方案尝试以宏观追随山水格局的传承之园、中观文化丰富多彩的乡愁之园、微观能源自给自足的科技之园3个层次的设计理念为指导,对保定的地域文化进行多层次的诠释和表达。试图构建风格现代、富有文化内涵,兼顾城市展示和园林设计的城市展园。方案虽尚有不足和欠缺,但希望对未来城市展园设计中城市地域文化的表达提供更多思路。